
醫療須知
13 髖關節發育不良(Hip Dysplasia,HD)照顧須知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大型犬常見的骨骼疾病,也是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根據目前的研究,造成此病的因素可分為先天遺傳與後天照護兩大類,例如:天生髖臼過淺或角度異常、臀腿肌群發展不良、體重過快增加、營養添加不當,或不適當的生活環境等。
若您的毛孩被診斷為髖關節發育不良,醫師會根據其年齡、臨床症狀、X 光檢查結果、飼主的經濟狀況與醫院資源,共同評估合適的治療方案。事實上,除了極重度的關節與肌肉退化外,大多數狗狗都能藉由良好的居家照護改善運動功能。對未成年的患犬而言,居家照護的影響更是深遠。
居家照護的核心目標
目的是減緩關節退化、強化肌肉支撐,幫助患肢恢復運動功能。
一、適當飲食
請選擇適合犬種與年齡的飼料。除非您具備營養專業背景,不建議自行添加鈣粉或其他營養品。
二、控制體重
定期量測體重,避免過快增加。理想體態為偏瘦,建議患犬成年體重不超過 25 公斤。6~7 個月大的幼犬可提早改用成犬飼料。
三、規律運動
由於髖關節不穩,需強化周圍肌肉支撐。每日進行牽行運動,選擇具摩擦力的地面,如草地、水泥、地毯、橡膠墊等。避免大理石、磁磚等滑面。
疼痛控制穩定後,建議:
每日散步 2 次,每次 10–20 分鐘,可於熱敷後進行。
若疼痛仍在,則減少 50% 運動量,或分成多次短時間練習。
服用止痛藥後 30–60 分鐘再運動。
適應後可逐步增加散步時間與強度,加入斜坡或樓梯訓練。
避免高風險活動
請嚴格避免下列運動,以免病情惡化:
長期缺乏運動後突然劇烈活動
與其他犬隻打鬧
頻 繁上下樓梯或跳躍
單靠後肢站立
追球、撿飛盤等高衝擊運動
物理治療
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與舒緩疼痛:
每日熱敷患部 2~3 次,每次 10–15 分鐘
按摩大腿與臀部肌群,避免萎縮
急性期可先冰敷 1~2 天
輕度伸展與轉動臀腿部位
游泳復健建議每週 3 次,每次 5–10 分鐘,依體力 漸增,但要注意保暖與皮膚清潔 (延伸參考:物理治療須知)
止痛藥物的使用
短期使用止痛藥有助於控制疼痛與恢復運動功能。目前常見藥物為非類固醇消炎藥,效果良好但需注意潛在副作用,如:
食慾下降
嘔吐、腹瀉、黑便
精神沉鬱、異常出血
若有上述症狀,請立即回診評估。
調整居家環境
幼犬長期活動在太滑的地面,可能影響髖關節發育。建議活動空間鋪設止 滑墊或使用地毯、橡膠墊等,以增加抓地力、減少滑倒風險。
輔助療法
可每日補充關節軟骨保護劑(如葡萄糖胺、鯊魚軟骨素),幫助軟骨修復、延緩關節退化。
外科治療選項
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以下手術 :
緩解疼痛的手術:如股骨頭切除術、人工關節置換術
預防性手術:如恥骨聯合固定術、三重骨盆截骨術,適用於年輕犬隻以延緩退化
結語
髖關節發育不良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細心的照護與復健,大部分狗狗都能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甚至看不出曾經關節不良。請持之以恆、耐心陪伴。
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
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