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疾病與照護
防範狂犬病|常見 Q&A 一次看懂
感謝台大獸醫系葉力森教授提供防疫資訊 原文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yehlihseng 本文整理自教授原始內容。
狂犬病雖然致死率極高,但更可怕的是因民眾的無知與恐慌造成的傷害。以下整理目前最常見的問題,協助飼主與民眾更安心面對疫情。
01|狂犬病是從狗傳染的嗎
不是。所有溫血動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許多國家中,人類感染案例甚至來自貓、蝙蝠或野生動物,遠高於狗狗。
02|被染病動物咬到就一定會死亡嗎?
不一定。在未治療情況下,被染病動物咬傷約有 40% 的人會發病,一旦發病幾乎 100% 死亡。但若能儘早開始免疫治療,大多可避免發病。
03|動物之間怎麼傳染?
主要經由 咬傷、抓傷或唾液 傳播。病毒進入動物腦部與唾液腺後,會導致牠們出現狂暴行為與攻擊性,進而咬傷其他動物。若進入野生動物族群,傳播將難以控制,甚至可能滅絕整個群體。
04|台灣目前疫情嚴 重嗎?
是的。 因為感染鼬獾個案橫跨超過一年、且分布廣泛,代表病毒已在島內鼬獾族群中擴散。
05|還會更糟嗎?
當疫情擴散至狗與貓,將進入更危險階段。 一旦流浪動物被感染,將大幅提高病毒傳播給人類的風險。
06|飼主該怎麼做?
不要遺棄寵物! 這只會讓疫情惡化。
立即帶寵物注射狂犬病疫苗,為基本法律義務。
狗出門應有飼主陪同,避免走失與感染風險。 目前台灣的寵物登記與接種率仍遠低於 70–80% 的防疫門檻,需全民提高警覺。
07|該怎麼防止流浪動物傳播?
撲殺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真正解方是落實:寵物登記、植入晶片、絕育制度。
有人餵養的流浪動物應協助施打疫苗、加註識別標示。
無人照顧者應大量投以疫苗餌劑提升整體免疫力。
08|被野生動物咬到怎麼辦?
切勿自行接觸野生動物屍體。
若被咬且疑似有神經症狀,應通知防疫單位補捉送驗。
第一時間進行免疫治療最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