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高中生,家裡的小白狗從三樓跳下去,嘴角流出鮮血坐在門口發抖,高中生心急如焚,大街小巷急著找獸醫師救命,那個想救小白狗的心情,是一顆種子,多年後長成一家努力救助動物的長青動物醫院,現在大樹開枝散葉,成立急診院,希望在深夜為有需要的犬貓,提供一個搶救生命的機會。
急診有多重要?每個愛毛孩的人,都會把他們視為家裡的一份子,是同樣珍貴的生命;人類有許多大醫院設立急診部可以在緊急時候得到搶救的機會,犬貓也該擁有同樣的就醫權益。
重要的急診,為什麼在台灣連資源豐富的獸醫教學醫院都開了關、關了再開、開了又關,反覆三次以上仍然無法常設急診服務?因為很難,真的很難。
天真的高中生以為自己念了獸醫系、成為獸醫師就可以救治動物,然後發現無法每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不眠不休地工作救狗貓,需要團隊合作才能持續提供醫療服務、才能提升醫療品質,於是持續招募夥伴、強化團隊,持續儲備醫療量能。準備越多,越知道——急診真難,但仍不死心,持續了超過二十年,直到現在浮現雛形。
開設「急診」醫療並不是只要有人願意在別人休息睡覺的時候上班就可以,接了一隻急重症病患,初步穩定生命跡象後需要持續地監測並隨著病患的身體變化調整治療,病情隨時可能風雲變色,如果手上的病患還沒穩定、又來了需要救治的病患,那該怎麼辦?一次來兩隻以上生命垂危的狗貓,救了這隻卻救不了那隻,該如何是好?對一心想救治動物的獸醫醫護來說,這都是極可怕的心靈折磨。
更不用說還有其他壓力,無論來急診的動物實際病情有多嚴重,愛護毛孩的飼主往往有著「希望快點看診、快點治療、更希望寶貝無論如何都要好起來」的急切需求,但醫療是有極限的,就算是全世界最厲害的獸醫師也有看著病患逝去的時刻,我們無法保證每隻動物都能醫到好,不像輪胎破了花錢換新胎,保證一定嶄新亮麗,急診醫療提供的是醫治的機會,一旦出現期望落差,若飼主無法理解,接著就可能出現言語衝突、情緒勒索、威脅恐嚇、肢體暴力、網路公審、法律訴訟等等糾紛,一次兩次絕對讓醫護心寒心累甚至萌生去意。
生命有開始必有結束,醫療有極限,糾紛這麼煩,還要開急診?是的,因為我們不想要就這樣算了,高中生記得當年那位獸醫師願意犧牲睡眠開門幫助他的小白狗,至今感激在心,我們這一群獸醫醫護夥伴不想因為很難就停步,我們想要有個地方提供一點光,讓需要的動物有機會得到醫療,讓想要認真好好做急診的醫護團隊有機會發揮所長。我們盡力救助,有緣份能救起來是老天爺恩賜的額外相處時光,如若時候已到、無法逆轉生死,至少也能提供一點溫暖,減少病患的痛苦、減少家人的遺憾。
我們相信,在乎犬貓的人會珍惜這樣的醫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