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Logo.png
c634c1c51609167e348c13ddf628362da434297e.jpg

生活與行為

狗狗的幸福空間

📌 專欄原載於《中時》

📌作者:莊瑩珍

📌社團法人台灣動物與社會發展協會秘書長、犬隻行為諮商師、狗狗親子教室資深講師


大頭的故事:從失控到學會定點如廁

「我們要不要把大頭的鏈子放長一點呢?」大頭是隻被飼主放棄的拉不拉多男生,牠的故事很長,有機會再告訴大家。目前,牠暫時住在協會裡,一邊學規矩、一邊等待好主人出現。


牠剛來的時候會在辦公室裡隨地尿尿,有時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嘩啦啦水聲,有時則是默默傳來一股尿騷味,總之就是把大夥兒氣了個半死。經過一個多月的練習:定時帶牠進廁所、鼓勵牠尿尿、在廁所尿完會給牠好吃的小點心,很快地,鏈在廚房與廁所之間的大頭已經學會自己走進廁所大小便了……


狗狗的空間大小與幸福感有關嗎?

狗狗的生活空間究竟要多大才幸福呢?有些人養狗像對待裝飾品,把狗養在只剛好夠牠裝進去的籠子裡展示著;有些人覺得狗狗不應該受拘束,把整個家都開放當牠的運動場。


在自然的環境下,狗會遊走四方、探索各界;每天需要睡覺時,則會尋找一個舒適安全的「窩」讓牠可以放心休息。狗狗生活在人類的家庭中,也會喜歡有個窩……


怎樣的狗籠才是「舒適的窩」?

籠子的基本規格建議:

籠高:要能夠讓狗狗抬頭挺胸的站立,因此,如果養的是吉娃娃,籠高應至少約30公分;如果養的是大丹,那籠高則至少須約1公尺左右。


平面面積: 籠子裡的空間應能讓狗狗輕鬆轉身及變換位置,所以寬度應至少為狗狗的身長(從口吻部到尾巴平伸的距離);籠內的空間同時也要能滿足躺臥和排泄的需求,所以長度最好是狗狗身長的2倍,如此可將一半的空間作為狗狗躺臥之處,另一半可以當廁所。


構造材質: 狗籠的材質要堅固,足以承受狗狗的體重,平穩不晃動,而且,不易遭狗狗啃咬或因外力衝撞而破壞;要好清洗、容易維持乾淨衛生,因此,太細的鐵絲籠或是孔眼太密、容易卡污垢的籠具都不太合適。


內部配備:狗狗如果長時間站在網狀或管狀的底面,會導致腳掌肉墊受傷甚至骨骼變形,所以除了讓狗狗排泄的那塊區域外,籠內其他的底面應該鋪上平板讓狗狗好站。平板上有部份的空間可以鋪置乾淨的毛巾、墊布或睡床,提供狗狗乾燥溫暖的臥舖。除此之外,也要有空間放置狗狗的水碗、適當的玩具等等。


狗籠位置:狗籠如果放置在室內,要注意溼度與通風的問題,盡量保持乾燥舒爽。若在室外,則要有足夠的遮蔽處,避免陽光直射或雨水淋漓;冬季時要做到避風防水,以免寒氣侵襲。 

以上雖然是針對狗籠飼養的基本標準建議,但其中的重點都適用於不同的飼養方式,包括鏈在陽台或庭園、圈養或養在家裡面等等。


檢視大頭的生活空間:合格嗎?

現在,回到同事提出的問題,就先用以上的標準來看看大頭的生活環境:牠是鏈在室內,所以沒有遮蔽的問題;廚房旁邊就是後門,所以通風也不錯;鏈子的長度是牠身長約1.5倍,活動的範圍包括了牠喜歡的廚房地板以及相鄰的廁所──似乎都還合格,但為什麼同事還是覺得想把大頭的生活範圍加大呢?


空間夠大就不無聊了嗎?

「因為大頭每天看到人都會很開心、很想玩的樣子,所以想說讓牠活動範圍大一點,牠會不會比較不無聊。」


會嗎?我們又仔細地檢討了大頭每天的生活狀況──除了辦公室沒有人在的時間之外,大頭多半是自由活動的。根據觀察,大頭喜歡跟著辦公室裡的人走來走去……


什麼才是狗狗真正需要的?

What really matters──關於陪伴的重量

對所有的狗狗來說,更重要的也許是:「有沒有人要陪我?」如果沒有,再大的空間也是枉然。因此,即使飼主為狗狗安排了舒適的狗籠、狗狗也學會了忍受獨處,都不應該把狗狗單獨留在家裡或籠子裡超過太長的時間。照顧到了狗狗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後,飼主們還應更加關注的事情是:狗狗需要有家人的陪伴,需要和外界有足夠的互動,同時,也需要有充足的運動量。這樣子,狗狗才能真正地快樂生活,你的家也才會是狗狗真正的幸福空間! 


2025 長青動物醫院 轉載整理


2025 長青動物醫院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